大流量实验室纯水系统的技术规范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和使用环境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1.水质要求
水质等级:纯水系统通常提供不同的水质等级,常见的有TypeI、TypeII和TypeIII。TypeI水的电导率一般不高于0.055µS/cm,适合高精度实验。
电导率:通常系统的电导率需达到0.1µS/cm以下(TypeI)或1.0µS/cm以下(TypeII)。
TOC(总有机碳):TOC水准应保持在低于5ppb(TypeI),对一些敏感实验可以低于1ppb。
微生物含量:微生物数量通常要求极低,TypeI水的微生物浓度应低于1CFU/mL。
2.流量和产水量
流量要求:大流量实验室纯水系统的流量通常根据实验室需求,范围一般从几十升到几百升每小时。通常可选择多种型号,按需配置。
产水量:常见的产水量在20L/h到200L/h之间,具体依据实验需求和系统设计。
3.系统组件
预处理单元:包括过滤器、软化器、活性炭过滤器等,预处理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杂质、氯、重金属等,保证后续处理的效果。
反渗透(RO)单元:大流量纯水系统大多配有反渗透装置,能高效去除溶解性物质,提高水的纯度。
电去离子(EDI)单元:通常配备EDI单元进一步提高水质,尤其是去除离子、溶解性有机物等。
紫外灯消毒:为了进一步保证水中的微生物被去除,一些系统会集成紫外线消毒功能。
水箱:具有自动补水、补充功能的储水箱,通常是食品级材料,可以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4.控制与显示
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通常配有自动控制装置,可监控系统工作状态、水质、流量等指标,并自动调节工作状态。
水质监控:一般会配置电导率仪、TOC仪等监测水质,实时显示水质参数,确保水的纯度符合实验需求。
报警功能:系统配有故障报警功能,及时提醒用户出现问题,如水质不达标、系统运行异常等。
5.系统的维护和耗材
滤芯更换: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滤芯(如活性炭、反渗透膜等),通常反渗透膜每1-2年需要更换一次。
自动清洗功能:有些系统配备了自动清洗功能,减少人工干预并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消毒维护:系统应具备定期消毒功能,以防止水管中微生物滋生。
6.环境要求
温度和湿度:实验室环境通常要求温度在5-35°C之间,湿度控制在30-80%。
电源要求:标准电源电压通常为220V±10%,频率50Hz±5%。
7.接口和连接
出水口:大流量系统通常会提供多个水源接口,适配不同类型的实验仪器。
排水口:系统应配有专门的废水排放口,排水管道材质应符合卫生标准。
根据实验室具体需求,用户可定制相应的设备规格和配置。